大批機器人湧入景區:登山神器、引流"社牛"...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看,春晚機器人!”“第一次在景區見到機器人,很有科技感,孩子一直在跟它互動”……這個清明假期,眾多游客在全國各地的景區與機器人不期而遇。

去年末以來“杭州六小龍”的持續火爆,使人工智能、機器人產業的顯示度呈現指數級增長,“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行動”“培育具身智能等未來產業”被寫入今年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潮流漫卷,與苦思破壁“文旅+”的景區一拍即合,二三月以來,機器人迅速實現場景滲透,從以往景區景點的“新奇點綴”而成批量、爆發式地進入,成為游客的新寵和文旅服務升級的催化劑。

“爬山有救了”


“假期這幾天,外骨骼機器人出租每天爆滿,有的游客等了2個小時。今天的租賃名額,5日就提前約滿了。”4月6日,泰山文旅集團相關負責人李剛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景區1月底投放十台外骨骼機器人,推出後,社交媒體賬號後台收到大量租用預約,目前已增加到近百台,還將擴大規模,預計“五一”前會有500台。據介紹,租賃按小時或路線計費,3小時80元,從紅門到中天門也是80元。

外骨骼機器人是可穿戴的輕量化智能裝備,通過傳感器感知人體意圖,實時計算助力需求,向穿戴者的核心部位動態輸出機械力,從而減少人體發力。泰山的自然、人文風光集中在有7000多級台階的紅門到玉皇頂路段,以中天門到南天門這段陡坡為例,使用這款“動力裝甲”後,原本約3小時的攀登時間可以縮短一半。

3月以來,外骨骼機器人已在三門峽靈寶漢山、保定白石山、銀川賀蘭山等景區亮相,安徽黃山、陝西鬼谷嶺、江西上饒靈山景區等也已宣布將推出這項服務。




山東雲門山風景區清明假期試點推出外骨骼機器人輔助服務。 “青州雲門山風景區”圖

山岳型景區多配有纜車,但不少游客偏愛與大自然零距離的徒步游覽,外骨骼機器人讓網友歡呼“爬山有救了”。而對景區來說,這款“神器”不僅優化了游客體驗,也將拓展他們在景區的游覽“深度”。

峨眉山近年持續開展徒步登山主題活動,因路長坡陡,體力消耗較大,景區已開展外骨骼機器人測試,計劃在萬年寺附近和雷洞坪至金頂路段使用,提升游客“徒步拿捏峨眉山”的趣味性和體驗感。“去年峨眉山景區接待游客621萬人次,全程徒步登山的超過7%,高山區從接引殿徒步到金頂的游客接近28%。”景區管委會文旅局局長堯斌告訴《四川日報》,峨眉山登山游客數量龐大,有外骨骼機器人助力,可以引導更多人深入中山區域游覽。


“文旅+機器人”三部曲

3月31日,雁蕩山景區經過漫長的交貨等待期,趕在清明小長假前引進1台機器人、5台機器狗。在懸崖餐廳,它們與游客互動、合影,在人們的驚歎中穩步穿過“天空之橋”。

溫州市雁蕩山風景旅游管委會旅游管理處副處長葉金濤告訴澎湃新聞,景區的“機器人策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機器人、機器狗在大龍湫、靈峰等核心景區和網紅業態開展迎賓服務、互動表演,機器人能錄下游客和它握手、打招呼的第一視角視頻。接下去會開發垂類場景應用,定制語音交互、舞蹈、太極舞劍、茶藝表演、陪伴爬山等功能,提升游客體驗,發掘新增長點。作為熱播劇《琅琊榜》《神雕俠侶》取景地,第三步將推出仙俠類的雁蕩山機器人IP,配套打造系列主題活動、短劇、直播間,探索形成景區機器人IP應用矩陣。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已經有 1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
    評論1 鼓秋鼓秋著 2025-04-07 05:45
    50歲以上人群最好不爬山,磨損膝蓋。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加西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